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汇集 >> 调查研究

 

  目  录

   

  一、综合交通现状及特点…………………………………… 1

  (一)城区概述……………………………………………… 1

  (二)综合交通现状………………………………………… 2

  1.道路交通情况………………………………………………2

  2.公共交通情况………………………………………………3

  3.静态交通情况………………………………………………4

  4.交通运行情况………………………………………………5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6

  (一)南北交通常态化拥堵…………………………………6

  1.缺乏南北向分流道路……………………………………6

  2.南向北通道数量递减……………………………………7

  3.道路设施总量不足…………………………………………7

  4.苏州河两岸连接性不强……………………………………8

  (二)地面公交设置不合理…………………………………8

  1.公交线路重复度高…………………………………………8

  2.公交线路分布南密北疏……………………………………9

  (三)静态交通供需矛盾突出……………………………… 9

  1.居住区历史停车配建水平偏低………………………… 9

  2.部分医院学校停车矛盾突出………………………………9

  3.缺少精细化静态交通管理……………………………… 10

  (四)交通组织管理不健全……………………………… 10

  1.慢行交通系统尚未构成…………………………………10

  2.交通管理手段创新不足…………………………………11

  三、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对策建议……………………………11

  (一)优化道路网络布局,增强复合轴辐射功能…………12

  1.加强南北交通联系………………………………………12

  2.加密重点地区路网………………………………………12

  3.密切东西道路对接………………………………………13

  4.促进苏州河两岸融合……………………………………14

  (二)完善公交设施配套,推进多样化公交建设…………14

  1.增设大宁地区内部通勤巴士……………………………14

  2.开辟彭浦新村社区接驳巴士……………………………15

  3.规划静安商圈旅游环线巴士……………………………15

  (三)合理筹划停车配建,缓解停车供需矛盾…………15

  1.实施区域差别化静态交通发展策略……………………15

  2.适度增加停车资源供给…………………………………15

  3.综合施策缓解老旧小区停车难…………………………16

  4.加强停车信息化建设……………………………………16

  5.挖潜可利用的停车资源…………………………………16

  (四)强化交通管理、提升道路通行能力…………………17

  1.加快配建“电子警察”设施……………………………17

  2、优化高架上下匝道管理…………………………………17

  3.实施部分区域的单向交通组织…………………………17

  4.完善道路标志标线及安全系统…………………………17

  5.加强信号交叉口协同控制………………………………17

  6.探索交通示范区建设……………………………………18

  附件:关于完善静安区综合交通体系专题调研报告成果转化

  项目方案……………………………………………32

  III

   

  静安区第一次党代会提出了打造“5个城区”、建设“国际静安、圆梦福地”的奋斗目标,制定实施了“一轴三带”的发展战略(见附图1)。纵观当前静安经济社会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综合交通是最大的瓶颈,也是最大的短板。有鉴于此,调研组贯彻区委“以大调研促大融合,以大融合促大发展”的调研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通过制定工作方案,走访相关单位,广泛收集材料,全面梳理城区道路交通、公共交通、静态交通及交通管理的基本现状和薄弱环节,聚焦“打通、治堵、整乱、便捷”的调研重点,研究提出了优化城区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完善综合交通体系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为区委决策提供参考。

  一、综合交通现状及特点

  (一)城区概述

  静安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与黄浦、长宁、徐汇、普陀、宝山、虹口交界,是上海市7个中心城区之一(见附图2)。全区地形南北狭长、东西紧凑,其中南北长达11公里,东西宽约5.5公里,面积37.37平方公里。

  静安区是上海市对外的传统交通门户,铁路上海站、北郊站、长途客运总站分布其间。铁路上海站2015年旅客到发总量为5394万人次,占全市总量的30%,仅次于上海虹桥站。区内有5个长途客运站,是全市长途客运最为集中的区域。其中,长途客运总站2015年旅客发送总量为976万人次,占全市长途客运总量的35%。

  根据2015年上海市第五次综合交通调查,区内常住人口为109.8万人,人口密度约2.94万人/平方公里,是中心城(外环以内地区)人口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常住人口日均出行率为2.42人次/日,出行总量达到265.9万人次/日,居住、就业对交通出行需求较高。公共交通[1]、个体机动化[2]与慢行[3]出行比例分别为35%、25%、40%,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略高于中心城平均值4个百分点,个体机动化和慢行出行比例稍低于中心城平均值(如图1)。

  

  图1 静安区与中心城出行方式对比图

  (二)综合交通现状

  1、道路交通情况

  城区地面道路共186条,总里程为254公里[4],骨干路网初步形成,延安中路、中山北路、汶水路、共和新路等形成区域交通主骨架。快速路里程达20公里,延安高架、内环线、中环线和南北高架构成了“丰”字形快速路网(见附图3)。道路交通主要呈现两个特征:一是路网布局南密北疏,苏州河以南区域平均路网密度为8.5公里/每平方公里,苏州河以北区域为6.1公里/平方公里。二是次干路和支路密度偏低,区内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分别为39.38公里、34.06公里和180.54公里,道路长度比为1.0: 0.9: 4.6,对照规范[5]推荐值比例为1: 2: 6有一定差距。其中,次干路与规范标准差距较大,支路比例偏低。

  2、公共交通情况

  公交线网:全区现有公交线路197条[6],其中数字线路175条,文字线路22条,线路平均长度18公里,城区运营线网长度148公里。主要呈现两个特征:一是公交线路分布不均。公交线路主要集中在共和新路、延安中路、西藏北路、天目路、海宁路、成都北路等干道上,特别是共和新路公交线路设置过于密集。二是公交换乘不够便捷。大部分公交集中于商业圈、火车站等周边,对居住服务支撑不足,服务于短途换乘的公交线路匮乏,不利于公交客流组织。

  轨道交通:城区现有轨道交通1、2、3、4、7、8、10、11、12、13号线等10条线路经过,共设站25处,其中两线以上换乘站6处,轨道线网运营里程25.7公里,线网密度0.68公里/平方公里(见附图4、附表1)。主要呈现两个特征:一是北部轨交线路少。内环以北地区只有轨道交通1号线,导致城区轨道交通站点600米覆盖率为52%,其中在内环以北地区仅为25.3%。二是部分线路高峰拥挤。1号线早高峰时段潮汐现象明显,往市中心方向与反方向客流比约为5:1,极端客流平均每平方米站立人数达9人(规范标准为4~6人/平方米)。2号线、7号线在静安区段高峰客流集聚,断面客流量均超过3.8万乘次/小时。静安寺站、上海火车站、汉中路站等换乘站客流较大。

  3、静态交通情况

  根据第五次综合交通调查,城区现状停车以配建车位为主(如图2),城区共有机动车泊位10万个,其中配建车位9.6万个(区内登记小客车总量为17.8万辆)。主要呈现两个特征:一是居住区夜间停车矛盾突出。城区居住配建停车泊位仅5.4万个,夜间停车需求达到11.6万个,缺口车位6.2万个,缺口比例为53%。其中彭浦新村街道、彭浦镇及芷江西路街道居住区停车矛盾最为集中,缺口比例分别达到65%、62%和61%(如表1)。二是公共停车场建设进度慢、利用率低。城区现状共有12处公共停车场,公共停车泊位为1862个,受到路内停车及停车收费等因素影响,除南京西路沿线商业公共停车节假日利用率较高外,部分办公楼宇周边公共停车场利用率不足四成。

   

  

  图2 停车供应结构分布图

  
表1 街镇居住停车供需缺口排序表

  街道镇

  居住车位

  (个)

  居住夜间

  停车需求(个)

  缺口比例

  彭浦新村街道

  4053

  11662

  65%

  彭浦镇

  10372

  26960

  62%

  芷江西路街道

  1469

  3728

  61%

  共和新路街道

  5228

  12145

  57%

  曹家渡街道

  4929

  11091

  56%

  天目西路街道

  1509

  3295

  54%

  宝山路街道

  2552

  5197

  51%

  临汾路街道

  4362

  8867

  51%

  江宁路街道

  5732

  10253

  44%

  石门二路街道

  2586

  4438

  42%

  大宁路街道

  7190

  12264

  41%

  北站街道

  1099

  1715

  36%

  静安寺街道

  1214

  1864

  35%

  南京西路街道

  1912

  2749

  30%

  合计

  54207

  116228

  53%

  4、交通运行情况

  城区交通运行拥堵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包括西藏路、天目路、共和新路、华山路、武宁南路等主干道路,以及南京西路商圈、静安寺、闸北公园、华山医院、华东医院等重点区域(见附表2),其中南京西路商圈、静安寺、闸北公园等3处列入市里公布的14处拥堵地面区域。交通运行总体呈现三个特征:

  一是常态化拥堵节点多(见附图5)。城区有近20处地面道路为常态性拥堵节点,早高峰时段主要集中在共和新路/大宁路、共和新路/洛川路、共和新立交等苏州河以北的8个路口;晚高峰时段则涉及延安路/华山路、成都北路/新闸路、天目路/恒丰路、共和新路/大宁路等10余个路口。高架快速路上,全市9个拥堵形势严峻的区段,静安区涉及到5处[7]。二是拥堵时间跨度长。城区晚高峰拥堵时段一般出现在16时30分至19时,而部分商业商务集中区如静安寺、南京西路、大宁商业中心等区域晚高峰时间一般会提前或滞后,周末、节假日或受恶劣天气影响部分区域晚高峰拥堵可能持续至晚21时。三是交通管理难度大。城区原有11个市级“五类车”非法营运聚集点,机动车乱停放等违法形态突出,轨道交通站点及周边道路大客流易造成交通秩序混乱,非机动车停放无序、逆向骑行等现象较普遍。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从静安区来看,因其特殊的狭长型地形和历史原因,交通硬件建设上显得尤其不足。近年来,随着城区发展快速推进,众多企业入住和城市更新深入实施,交通设施配套不足和交通管理薄弱等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南北交通常态化拥堵

  1、缺乏南北向分流道路

  静安区空间南北狭长,受铁路上海站、南何支线及苏州河、走马塘分隔等影响,南北向交通主要集中在南北高架(共和新路)、沪太路-恒丰路等干路上。南北高架呈现常态交通拥堵,早高峰交通出行潮汐特征明显,特别是进入内环道路拥堵严峻,平均车速仅为18.8公里/小时[8]。同期其他高架道路车速情况(如表二):

  表2 中心城高架道路车速表

  快速路

  进内环车速(公里/小时)

  出内环车速(公里/小时)

  逸仙高架

  11.4

  66.2

  南北高架

  18.8

  79.2

  延安高架

  35

  36.7

  沪闵高架

  33

  70.2

  卢浦大桥

  37.3

  68

  从现状路网布局来看,南北高架东西两侧相邻干线道路仅有沪太路-恒丰路、江杨北路-广粤路(至广中路断头),这两条干路距共和新路最近距离均在2.5公里以上,且这些干路之间多为支小道路,缺乏南北向分流通道。

  2、南向北通道数量递减

  跨苏州河、铁路上海站和走马塘等区域的南北向机动车道路逐步减少,其中跨苏州河的道路有8处;跨铁路上海站的通道有4处(恒丰路桥、南北高架桥、西藏北路地道、河南北路);跨铁路南何支线、走马塘的道路有2处(原平路、共和新路),通道间距达到1.8公里。城区从南向北道路数锐减,易造成南北向交通汇集形成交通瓶颈。

  3、道路设施总量不足

  从苏州河南北区域道路建设情况来看,据市路政局2015年度统计数据,苏州河以北区域机动车道总长181km,道路面积2.47平方公里(不含人行道面积,下同),道路占该区域面积8.47%;苏州河以南区域机动车道总长69km,道路面积0.87平方公里,道路占该区域面积10.52%。苏州河以北区域道路建设相对薄弱。

  从区区对接道路情况来看,由于彭越浦、走马塘、俞泾浦等河流阻隔,苏州河以北区域已建造34座车行桥,但区区对接和区内断头路建设工作还需推进(见附图6、附表3)。调研中发现,城区次干路以上需要连通、扩容改造的道路有7条,其中与宝山区对接的有4条:江场西路/真祁路、平利路/怡华苑路、保德路/环镇北路、康宁路/刘场路;与虹口区对接的有2条:灵石路/广灵四路、延长路/新同心路;与普陀区对接的有1条:延平路/新会路。区内待打通的断头路有10条,总长度约5.1公里。其中次干路包括:柳营路(沪太路-普善路段)、平型关路南延伸(广中路-柳营路段)、平型关路北延伸(场中路-奎照路段);支路包括:江场三路(灵石路-广中路段)、浙江北路跨线桥(交通路-天目东路段)、延平路(安远路-新会路段)、新丰路(陕西北路-昌化路段)、平陆路(汶水路-永和路段)、大田路(山海关路-北京西路段)、广延路(永和路-彭江路段)。

  4、苏州河两岸连接性不强

  城区内苏州河北岸岸线长4.7公里,南岸岸线长1.6公里,两岸共线范围内只有南北高架、恒丰路桥、普济路桥可以通行,且普济路为人非桥,现有桥上通行仅有13个机动车道(南北高架双向8个车道、恒丰路桥双向5个车道),区内日均跨苏州河的交通流量达到20万标准车/天,南北高架桥及恒丰路桥高峰时段饱和度较高,虽然昌平路桥已开始推进建设,但城区内苏州河两岸交通联系还不够便捷。

  (二)地面公交设置不合理

  1、公交线路重复度高

  受现状路网格局影响,城区公交线路重复系数过高,主要集中在少数几条干路上。如共和新路、西藏北路、中山北路、沪太路和天目路,其中共和新路上的公交线路达60多条,是全市公交线路最为集中的路段之一。同时部分站点公交线路非常集中,高峰时段公交车排队情况突出,对沿线道路交通运行带来不利影响。

  2、公交线路分布南密北疏

  受区域地形限制,各地区路网布局及公共交通配置水平各有差异,造成区域公共交通服务不均衡的现象较为突出。其中南京西路地区公共交通线网密度大,轨道站点周边公共交通接驳服务较好。苏河湾地区由于部分东西向干道尚未贯通,公交线路分布较为散乱,集约化程度不够。大宁和市北地区的公交线路设置存在盲区,未来5年将有大量商务和居住人口导入,公共交通配置和服务水平明显不足。

  (三)静态交通供需矛盾突出

  1、居住区历史停车配建水平偏低

  部分居住小区停车配建标准较低(不超过0.3车位/户),特别是2006年之前建设的小区与现行的居住停车配建标准差距较大(中心城应不低于0.8车位/户)。2015年底,城区居民共34.6万户,居民夜间停车需求11.6万个,平均3户家庭使用一个车位。随着居民小汽车拥有量增加,居住小区夜间停车泊位缺口尤为突出。理论上以0.8车位/户标准测算,需要27.7万个车位,与现有居住区配建5.4万个车位差距较大。

  2、部分医院学校停车矛盾突出

  区内部分三甲医院如华山医院、儿童医院、第十医院等配建水平均在0.3车位/每100平方米建筑面积(规范[9]标准值为0.6),就诊高峰车辆占道停车现象突出,严重影响医院周边道路交通。部分学校等设置临时停车泊位较少,家长接送车辆对道路交通影响较大。

  3、缺少精细化静态交通管理

  部分路内停车点设置不合理,对主线交通干扰较大且占用非机动车和人行道停车,严重影响慢行交通出行。缺乏停车共享机制,部分商办及邻近居住小区在停车空闲时段等方面具备错时停车的条件,但在收费标准和管理上存在难点,阻碍了错峰停车机制建立,需要进行专门研究。停车诱导系统不完善,区内除南京西路沿线、苏河湾地区基本建成三级停车诱导系统外,大部分区域公共停车场信息尚未纳入信息平台,停车信息化建设较薄弱。

  (四)交通组织管理不健全

  1、慢行交通系统尚未构成

  部分道路断面布局不合理,过街设施不够人性化。由于部分道路宽度尚未按照规划红线实施,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铺装较为简陋,交叉口机非冲突仍较明显。如洛川中路-普善路、老沪太路-共和新路等。部分行人过街天桥尚未安装自动扶梯,给行动不便的市民过街带来较大困难。主要公共活动空间节点之间没有形成完整的步道体系。沿苏州河、彭越浦河、走马塘的滨河绿带体系未完全形成,连接主要公共活动空间节点、公园、广场等的步道体系未建立,如静安公园-梅泰恒-苏河湾-大宁商业中心-大宁灵石公园-市北园区连接性不强。

  2、交通管理手段创新不足

  勤务运作模式比较单一。在商业、医疗、教育功能集中区域内各类“致乱、致堵、致祸”交通违法行为较多,交警在道路上执勤首尾不得兼顾,疲于奔命。法律法规对交通管理支撑不够。《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分别于2003年、2004年发布,部分法律规范与特大型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已不相匹配,虽然经过修订,但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条款较少,对部分违法当事人缺乏有效制约手段;市民群众交通守法意识普遍不高,交通执法过程中时常会碰到群众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短时间内难以有效改观。静安区要抓住全市开展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契机,全力推进市勤务改革试点工作。

  三、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对策建议

  综合交通系统是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也是静安区建设成上海市最宜居、幸福感最高的现代化核心城区的重要保障。当前,加强综合交通管理已成为破解我区经济发展瓶颈的迫切需要,已成为人民群众便捷出行的强烈呼声。

  立足“撤二建一”优势,围绕静安“一轴三带”的发展战略,贯彻市委领导提出的“着力补好综合交通体系短板”指示精神,针对我区交通管理中的弱点、难点问题,我区应当建立安全便捷、绿色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总目标,调研组提出加强综合交通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四通一严”,即:“打通南北、接通东西、融通两岸、联通两翼、从严管理”。要更加注重在“通”字上做文章:打通南北道路,缓解城区主动脉拥堵;接通东西道路,完善城区交通路网;融通苏州河两岸,构建跨河便捷交通;联通中环两翼,促进园区、商区、社区、学区4区相联。要更加注重在“严”字上下功夫,从严交通管理,以更严厉的举措,确保交通有序畅通,不断建立和完善符合城区特点的综合交通体系。

  调研组围绕“优化路网布局、完善公交配套、均衡停车供需、加强交通管理”四方面工作重点,提出对策建议:

  (一)优化道路网络布局,增强复合轴辐射功能

  1、加强南北交通联系

  以“一主两辅”的复合轴道路建设为主,加快建设共和新路西侧的普善路-万荣路-三泉路(一期)工程,尽快实施二期方案,深化研究东侧的西藏北路-平型关路-阳曲路辟通方案。西藏北路-平型关路-阳曲路作为南北复合轴东侧重要的次干路,对完善区域路网、疏解南北向交通起到非常重要作用。近期环上大影视基地、市北园区产城融合等一系列项目逐步推进,南北向交通联系需求日益迫切。久光百货、大悦城二期、宝华中心等大型商业综合体陆续建成,南北高架东侧沿线交通出行压力也在增大,因此加快辟通西藏北路-平型关路-阳曲路也是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调研了解到该通道的辟通改建工程难点主要涉及西藏北路-广中路以及阳曲路-平型关路(南何支线)节点,应结合具体工程设计方案予以深入研究。建议尽快落实方案,提高南北复合轴辐射功能。

  2、加密重点地区路网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示精神,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络系统。结合区域转型开发,完善重点区域的支路系统及街坊道路,发挥支小道路微循环作用,改善地区慢行交通条件(见附图7)。

  市北园区预计2020年就业人口将达11余万人,比现状增加约7.1万人。原本按照产业园区设置的大路格、宽马路、少公交等交通设施已不适应建成后新型社区发展要求。结合地区控规编制,通过加密支路及街坊道路,优化道路网布局。该区域的道路网密度将从6.2公里/平方公里提高至8.7公里/平方公里,基本达到上海市中心城平均规划路网密度8~10公里/平方公里标准。道路网间隔也由200~300米降低至150~200米,路网服务能力有较大提升。

  老北站区域结合上盖平台开发(见附图8),研究浙江北路跨线桥(交通路-天目东路段)方案。该地区规划可增加3条支路及3条街坊道路,合计里程约2.67公里。

  北郊站区域结合转型开发(见附图9),研究跨南何支线道路如万荣路、康宁路、寿阳路、平型关路以及粤秀路等南北向道路的连通方案。根据相关规划,该区域可增加“五纵四横”共9条支路(见附图5),里程合计约6.7公里。

  3、密切东西道路对接

  加快区区对接道路和区内断头路的建设,增强复合轴辐射功能,完善纵横交错路网格局。城区与邻近区域,特别是虹口、宝山区的东西向道路需要加快建设,如延长路/新同心路、灵石路/广灵四路等跨俞泾浦的桥梁道路,以及接通沪太路主干路的江场西路/真祁路。通过提高区域对外道路连通性,带动区域联动发展,实现路网运行效率的整体提升。

  加强区内道路连通性,疏解道路拥堵节点,补好区内道路“短板”,梳理未按照规划道路红线实施的路段,重点关注市民出行需求,结合区内近期道路大中修改造工程,打通区内断头路,疏通道路瓶颈段。如江场三路(灵石路-广中路段)、新丰路(陕西北路-昌化路段)。

  4、促进苏州河两岸融合

  加快建设跨苏州河桥梁。目前,城区内跨苏州河桥梁只有3座,在推进昌平路桥建设的同时,加快推进规划中的安远路桥和大田路桥的建设。加快跨苏州河桥梁建设,对促进两岸地区发展,加强两岸交通融合至关重要。精心塑造滨水空间。结合近期跨苏州河桥梁建设及苏州河-彭越浦沿线开放空间慢行系统规划,重点提升两岸地区及彭越浦-东高泾沿岸滨水岸线空间活力。整体规划两岸慢行空间环境,将滨河步行岸线与防汛墙改建结合起来,采用多种形式增强滨水空间亲水性,使苏州河静安区段岸线成为全市最具活力、最具开放性的滨水空间之一,打造构建沿彭越浦-东高泾沿岸南北贯通、连续开放的滨河慢行空间。构建立体慢行系统。建议结合不夜城绿地、宝矿三期等近期城市更新项目的推进,研究苏州河两岸河上、岸边及地下立体化的过街设施,形成连续便捷、友好舒适的区域慢行系统。

  (二)完善公交设施配套,推进多样化公交建设

  1、增设大宁地区内部通勤巴士

  中环两翼是静安区实现“一轴三带”发展战略的重要发展区域,市北园区和环大宁地区的商业、商务和居住将导入大量的就业、商务和居住人口。为增强“园区、商区、社区、学区”四区联动,增设内部公交环线,串联市北工业园区、大宁商业中心、上海大学广延路校区以及彭越浦西部居住区,线路总长度约8.6公里,站间距约200~300米,可有效提升大宁地区公交出行便利,方便与轨交1号线、7号线及规划中的20号线进行换乘。

  2、开辟彭浦新村社区接驳巴士

  借鉴桃浦新村1230路社区公交巴士的成功经验,缓解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开辟社区接驳巴士,总长度约7.8公里,站间距约150~200米,串联主要居民区、地铁站、医院、超市、菜场等主要活动点,方便居民公交出行。加强与轨交1号线、规划中的19号线进行换乘,从源头上缓解彭浦新村地区居民出行难题。

  3、规划静安商圈旅游环线巴士

  结合昌平路桥贯通,规划沿武宁南路-华山路-南京西路-石门二路-恒丰路-昌平路,长度约7.2公里旅游公交环线,串联静安寺公园、南京西路沿线商圈、汉中路枢纽、苏州河游览、曹家渡商圈等特色旅游景点,整合旅游资源、促进两岸融合,打造国际静安旅游公交新名片。

  (三)合理筹划停车配建,缓解停车供需矛盾

  1、实施区域差别化静态交通发展策略

  沿苏州河、内环、中环和区界将全区分为严格控制区、从紧控制区、适度控制区和一般控制区。从交通需求管理、停车配建标准、停车收费及停车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落实差别化管理措施。

  2、适度增加停车资源供给

  对于新建改建等城市更新项目,要严格执行停车配建标准,同时根据周边停车供应情况,鼓励增设10%~15%泊位作为公共停车使用,给予容积率优惠政策,缓解周边历史停车缺口。

  3、综合施策缓解老旧小区停车难

  加强停车共享机制研究。建议在区级层面加强统筹指导,协调好居住小区与临近行政单位、商业办公楼宇的错峰停车共享,提升停车场的时空利用效率。落实社区基层自治,通过合理划设内部车位设置、优化进出交通组织,加强小区内停车管理,最大程度上挖潜居住区停车泊位,基本满足居民夜间停车需求。推进停车试点建设。通过“美丽家园”等多种新式,改造小区内部主要道路、调整部分绿化、挖潜房前屋后空地,增加停车泊位。

  4、加强停车信息化建设

  推广南京西路沿线停车信息化管理经验,在停车需求矛盾相对集中的区域,以“互联网+”的理念加快停车场(库)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停车设施使用率和周转率,以缓解寻找车位造成的道路拥堵。通过推进停车场信息化改造,使停车场具备在线查询、预约功能,方便市民通过手机查询相关停车场的具体信息,提供便捷的智慧停车服务,缓解停车难题。

  5、挖潜可利用的停车资源

  加快研究机械停车设施,并充分利用高架桥荫、支小道路停放车辆,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在一些停车矛盾突出的区域,规划部分地块,推进机械停车设施的建设,用于公共停车服务。建议开展汶水路P+R停车枢纽综合开发的研究,参照五角场停车场建设模式,加强地上地下的整体开发,将周边商业与小客车P+R、巴士公交的停泊结合起来,利用好停车资源。

  (四)强化交通管理、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1、加快配建“电子警察”设施

  本市将加快推进外环线内1.8万套查处违法停车“电子警察”建设。根据市交警总队的测算,需要按每200米一套的标准进行建设。建议加快推进这方面工作,通过技术手段巩固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的成果。

  2、优化高架上下匝道管理

  针对高架道路常态拥堵,车辆分流困难的实际情况,在部分时段视情进行车辆限行;在易发生车辆交织点的部位,采取小改小革、临时隔离等措施,理顺通行通道,减少车辆因变道、抢行而形成的堵点。

  3、实施部分区域的单向交通组织

  研究在康定路(江宁路-昌化路)、武定路(江宁路-昌化路)、乌鲁木齐北路(延安西路-长乐路)、平型关路(广中路—柳营路)、北宝兴路(广中路—柳营路)、延长中路(共和新路-万荣路)、大宁路(共和新路-万荣路)等道路实行单向通行交通管理措施,确保途经车辆的有序疏散。

  4、完善道路标志标线及安全系统

  在市政工程周边道路特别是北横通道、南北通道建设期间,优化交通信号灯配比,同时设置相应的施工提示标志,使途经车辆提前分流,避免施工区域的大面积车流积压。在全区范围内沿线干道的学校、幼儿园门口全部安装黄闪灯,保障人员过街安全。

  5、加强信号交叉口协同控制

  通过研究干路沿线交通流量特征,实施绿波信号控制、公交优先信号控制、信号交叉口左转弯优先待行区、路段可变车道设置等技术手段,提高道路交叉口运行效率,减少交通延误。

  6、探索交通示范区建设

  借鉴杨浦五角场交通示范区成功经验,选择重点地区如静安商圈、市北园区等,采取综合交通管理措施,打造轨交、公交、出租、非机动车等换乘便捷的“微循环”交通示范区,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管理水平。

  通过此次调研,基本摸清了静安区综合交通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了交通系统现状存在的短板和成因,针对城区发展定位、目标和规划方案,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和建议。建议有关部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研究成果,抓紧有关工作的落实,争取市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快完善城区综合交通系统建设步伐,为实现“国际静安、圆梦福地”总体发展目标创造良好的交通发展环境。

  本次调研参加单位有区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城建环保工委、区发改委、区建管委、公安静安分局、区规土局、区房管局、区城管执法局等部门。调研过程中得到了市交通委、市交警总队、市规划院、北横通道建设指挥部、杨浦区市政和水务事务管理中心、大宁街道办事处、彭浦镇政府、静安区市政工程和配套管理局、市北高新公司、大宁资产公司、苏河湾公司的帮助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32

  附图:

  1、“一轴三带”总体空间结构规划图

  2、交通区位示意图

  3、道路系统规划图

  4、现状及规划轨道交通线网图

  5、现状交通拥堵点及区域分布图

  6、规划道路建设图

  7、加密重点地区路网图

  8、老北站地区支路优化图

  9、北郊站地区支路优化图

   

  附表:

  1、规划轨道交通线网方案表

  2、现状交通拥堵点及主要成因

  3、规划道路建设一览表

   

   

  附图:

  

   

  图 1 “一轴三带”总体空间结构规划图

   

  

   

  图 2 交通区位示意图

  


   

  图 3 道路系统规划图

  

   

  图 4 现状及规划轨道交通线网图

   

   

  

   

  图 5 现状交通拥堵点及区域分布图

   

  

   

  图 6规划道路建设图

  

   

  图7加密重点地区路网图

  

   

  图8 老北站地区支路优化图

  老北站地区增加3条支路及3处街坊道路,具体增加支路如下:①文安路北延伸至虬江路、②康乐路北延至交通路、③安庆路西延至文安路。

   

  

   

  图9 北郊站地区支路优化图

  北郊站地区规划新增9条支路:①岭南路南接寿阳路、②平顺路南接规划六路、③规划六路南延至永和路、④江场二路北延至少年村路、⑤江场三路北延至场中路、⑥规划五路东延至粤秀路、⑦少年村路东延至粤秀路、⑧新增支路、⑨新增支路。

  附表:

   

  表1 规划轨道交通线网方案表

   

  线路名称

  起终点区域

  静安段里(km)

  静安段规划设站

  19号线

  吴淞-华济路

  3.8

  广粤路站、江杨南路站、保德路站

  20号线

  桃浦-外高桥

  1.5

  运城路站、上海马戏城站

  22号线

  庙行-三林

  1.9

  汶水路站、少年村路站

  南何支线

  杨行-上海南站

  4.0

  北郊站

  合计

  11.2

   

????

   

   

  
表2 现状交通堵点及主要成因

   

  序  号

  路口/路段

  拥堵时间

  产生原因

  1

  共和新/永兴

  7:00-9:30

  永兴路上匝道高架通行困难

  2

  中山北/西藏

  7:00-9:30

  潮汐式西藏路北向南高峰拥堵,车辆多,学校接送学生

  3

  共和新/洛川

  7:00-9:30

  16:30-19:00

  洛川路高架上匝道通行困难

  4

  共和新/大宁

  7:00-9:30

  16:30-19:00

  由于洛川上匝道通行困难影响共和新大宁

  5

  共和新/延长

  7:00-9:30

  16:30-19:00

  由于洛川上匝道通行困难平峰时段接送病人看病车辆临时停车

  6

  共和新/广中

  7:00-9:30

  16:30-19:00

  潮汐式交通,广中路,下匝道车辆较多

  7

  共和新/场中

  7:00-9:30

  东向西车辆较多上高架匝道困难

  8

  共和新/临汾

  7:00-9:30

  由于北向南受高架制约,造成地面车辆拖尾巴影响车辆正常通行。

  9

  天目/乌镇

  16:30-19:00

  路口畸形,受高架制约,车辆上乌镇上匝道困难造成拥堵

  10

  西藏/海宁

  16:30-19:00

  东向西通行受乌镇高架影响北向南车辆较多,通行困难。

  11

  天目/恒丰

  16:30-19:00

  受恒丰斜拉桥通行制约南向北通行困难

  12

  沪太/恒丰

  16:30-19:00

  路口畸形,南向北中山沪太通行困难

  13

  天目/梅园

  16:30-19:00

  受梅园上匝道通行制约,造成西向东通行困难

  14

  华山医院周边

  (华山/乌木-长乐/乌木-华山/镇宁)

  7:45-9:00

  华山医院周边道路多为机非混行,路幅狭窄,医院于8:00-9:00开始门诊挂号就诊,送患者前来就诊的车辆集中出现,并在乌木门前等候进入医院,造成医院周边时段性拥堵

  15

  延安/镇宁

  17:00-18:30

  一是该路口与长宁区相邻,长宁区域内有高架下匝道及调头点;二是晚高峰时段,延安路高架地面道路东向西车流量巨大,且向长宁方向通行不畅;三是考虑到江苏路的车流量,交警总队在设置信号灯时以江苏路为主导致延安江苏与延安镇宁路口的信号灯绿信比不匹配

  16

  静安寺商圈

  15:30-19:00

  一是南京常德-南京华山:该路段上有久光百货、城市航站楼、静安公园,人流车流量巨大;在短短300米的路段上有2根人行横道线,且并无信号灯控制,随意穿行的行人对道路通行影响十分明显;该路段上有一处公交站点,停车上下客影响后续车辆的通行;进出航站楼的车辆对路段上正常行驶的车辆造成干扰。二是愚园常德-愚园华山:该路段路幅狭窄,且为区域内非机动车东西向通行的必经之路,机非混行,此外,路段上设置有久光百货停车库的入口,部分车辆占用机动车道等候进场停车。三是延安华山-北京万航:该路段短短300米的距离内有延安华山、南京华山、愚园华山、北京万航4个路口,路口之间的间距在40米至60米左右,容易出现通行不畅。

  17

  民立中学

  (威海/陕西-威海/茂名)

  7:30-8:00

  14:30-15:00

  前来接、送学生的车辆于这两个时段集中出现,对学校周边道路通行造成影响

  18

  南京/石门-新闸/石门

  17:00-18:00

  大中里商圈内的商家陆续进驻,沿线的购物、消费车流将不断上升,南京石门路口南向北、西向北、东向北三个方向的4股车流汇入2根车道,此外各路口之间间距短,容易出现通行不畅。

  19

  新闸/成都

  17:00-18:30

  该路口紧邻高架上匝道,为确保高架道路通行,总队高架支队经常关闭该处匝道,导致道路通行不畅。

  20

  一中心小学

  (新闸/常德-新闸/西康)

  7:30-8:00

  14:30-15:00

  前来接、送学生的车辆于这两个时段集中出现,对学校周边道路通行造成影响。

  21

  一师附小

  (武宁/万航)

  7:30-8:00

  14:30-15:00

  前来接、送学生的车辆于这两个时段集中出现,对学校周边道路通行造成影响

  22

  武宁南路

  武宁/长寿-武宁/万航

  17:00-18:30

  该路段普陀区相连,晚高峰时段南向北车流量巨大,且向普陀方向通行不畅

   

   

  
表3规划道路建设一览表

   

  内容

  序号

  道路建设内容

  道路长度

  市属道路  

  1

  三泉路-万荣路-普善路辟通改建工程

  约5.5km

  2

  恒通路-曲阜路-天潼路辟通改建工程

  约1.94km

  3

  新建跨苏州河昌平路桥

  约0.69km

  4

  南北高架中兴路下匝道

  约0.45km

  5

  新建安远路桥工程

  约0.5km

  6

  新建普济路桥

  约0.3km

  区区     对接道路

  1

  灵石路-广灵四路(跨俞泾浦河)道路辟通改建工程,对接虹口区

  约3.1km

  2

  延长路-新同心路(跨俞泾浦河)道路辟通改建工程,对接虹口区

  桥梁长约82m

  3

  江场西路-真祁路道路辟通改建工程,对接宝山区

  约3.1km

  4

  平利路-怡华苑路,对接宝山区

  约0.24km

  5

  延平路-新会路,对接普陀区

  约0.32km

  6

  保德路-环镇北路,对接宝山区

  约0.63km

  区内断头路及道路建设工程

  1

  西藏北路(广中路~中山北路)地道工程

  约2.01km

  2

  普善路二期(中山北路-中兴路)

  约0.75km

  3

  康宁路-刘场路道路辟通改建工程

  约1.1km

  4

  柳营路(普善路-沪太路)

  约0.54km

  5

  浙江北路-会文路跨线桥

  约0.28km

  6

  沪太路下立交地道工程

  约0.7km

  7

  平陆路(汶水路-永和路)

  约0.40km

  8

  平型关路南延伸(西藏北路北延伸)

  约1.38km

  9

  平型关路北延伸

  约0.71km

  10

  灵石路拓宽工程(沪太路-共和新路)

  约2.41km

  11

  场中路(共和路-阳曲路)

  约1.36km

  12

  大田路(山海关路-北京西路)

  约0.24km

  13

  江场三路(灵石路-广中路)

  约0.53km

  14

  广延路(永和路-彭江路)

  约0.59km

  15

  新丰路(陕西北路-昌化路)

  约0.31km

  16

  大沽路(茂名北路-石门一路)

  约0.24km

  17

  泰兴路(吴江路-威海路)

  约0.31km

  18

  顺德路(石门二路-大田路)

  约0.13km

  19

  延平路(新会路-安远路)

  约0.01km

   

   

   

   

   

  附件:

  关于完善静安区综合交通体系专题调研报告

  成果转化项目方案

   

  5月12日,区委主要领导听取了区人大党组关于完善综合交通体系的专题调研报告,要求人大协调做好调研报告成果转化项目方案。经和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从“在建项目、计划项目、规划项目”三个方面提出了成果转化项目方案(具体项目详见附表)。现汇报如下。

  一、狠抓推进,按时完成在建项目

  立足“打通南北道路,缓解城区主动脉拥堵”的工作思路,重是推进南北通道(一期)等5个道路建设项目。同时,研究制定北横通道开工建设后区域范围内的交通疏导方案,缓解南北高架、恒丰路斜拉桥在开工建设后可能出现的交通拥堵现象。

  二、统筹兼顾,全面启动计划项目

  以完善区域交通路网,构建跨河便捷交通,补齐中环两翼交通短板为目标,启动19条计划道路建设项目。

  一是密切东西道路对接,疏解道路拥堵节点。提高灵石路、江场路、场中路等北片地区重要东西向道路的通行能力。尽快启动广灵四路桥、场中路(共和新路 – 阳泉路)项目建设,加强区域内的道路连通性。

  二是促进苏州河两岸融合,加快推进“三桥一路”的开工建设(建设和改造昌平路桥、安远路桥、普济路桥,辟通天潼路-曲阜路-曲阜西路-恒通路)。全力推进“东西通道”建设,便捷两岸交通,缓解苏河湾地区东西向道路过于依赖海宁路-天目西路的情况。

  三是联通中环两翼,完善区域路网,发挥支小道路微循环作用。围绕汶水路,加快周边“鱼骨式”道路建设,主要有道路北侧的平陆路(云飞路 – 汶水路)、云照路(云飞路 – 汶水路)、康宁路(走马塘 – 汶水路),以及南侧的平陆路(汶水路 – 永和路),服务于市北园区商住功能的需求。

  三、优化布局,深化研究规划项目

  一是全面深入地分析研究共和新路东侧西藏北路-平型关路-阳曲路的辟通方案。作为南北复合轴东侧重要的次干路,辟通后对完善区域路网、疏解南北向交通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环上大影视基地、市北园区产城融合发展、久光百货、大悦城二期、宝华中心等大型商业综合体陆续建成,南北向交通联系需求将日益迫切。结合具体工程设计方案予以深入研究,尽快落实方案,提高南北复合轴辐射功能。

  二是加快启动中环两翼交通规划。满足中环两翼产城融合发展后,近23万常住和流动人口的交通出行需求。

  三是探索研究汶水路P+R停车场转型升级方案。借鉴 “五角场综合交通示范区”经验,提高汶水路P+R停车场使用效率。


  [1] 公共交通包括公共汽(电)车、轨道和大客车;

  [2] 个体机动化包括出租车、小客车和摩托车;

  [3] 慢行包括非机动车和步行

  [4] 第五次交通调查区县报告

  [5]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沪府办〔2011〕51号发)

  [6] 上海市公共交通年度调查(2015年)

  [7] 上海市2015年城市交通运行年报

  [8] 上海市第五次综合交通调查

  [9] 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DG/TJ 08-7-2014)